Search

「家有小奶爸」

是的,大家沒有看錯!

昨晚晚餐後爸爸在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家有小奶爸」

是的,大家沒有看錯!

昨晚晚餐後爸爸在洗碗,我說先帶弟弟去房間喝睡前奶,隨後哥哥居然走進來,主動說讓他來餵弟弟!

原本以為哥哥純屬好奇,等等手痠不好玩就閃人了。

結果,他中途還會變換拿奶瓶的姿勢,很認真的讓弟弟喝奶。

我就躺在旁邊看,覺得畫面很可愛有趣,給他們拍了幾張照片。

(爸爸說他都找不到他那個暖男開關鍵。)

爸爸這陣子工作去,看我偶爾給他發的哥哥做家事照,總覺得他跟我單獨在家,完全是另一個個性來著。

🤔到底在家發生了什麼事?

妳帶他去買糖果了嗎? 沒有。
妳給他想要的玩具哦? 沒有。
妳答應帶他去哪兒玩? 也沒有啊!

👨🏻「那他跟我在一起怎麼像個不受控的小猴子啊!為什麼⋯⋯」爸爸出現無語問蒼天的崩潰貌。

#花生省魔術

二寶出生開始在家育兒,就是S.O.P 訓練化的老媽,幾點要做什麼都安排好了,每天都有例行事項,確保要做的大小事都完成。

出門在外也是時間到就進行哄睡或餵食。
(也許會感覺這樣生活好像很僵硬哎。)

但後來時間到連吃麵爸爸也知道要做什麼了。

#順便訓練了隊友

弟弟確實因為每天按表操課的關係,建立起的生活習慣滿規律,即使他是高需求寶寶個性,後續偶爾請託親友代為看顧弟弟時,只要說明弟弟平時作息時間,這樣一來很容易就能上手照顧(以免弟弟不太好搞被退貨⋯哈哈。)

這樣媽媽就能多點注意力和心思來應付哥哥了。

#做個懶媽媽

每個小孩都有他自己的個性,每個媽媽也有自己的個性。教養這件事,怎麼見招怎麼拆招,我就是邊走邊想。

今天一個樣子,也許明天又是另一個樣子。

大學好友曾經問我這個書蟲媽,有沒有什麼教養書推薦的,連說了幾本都買了也看了,還有沒有特別一點的。

「你看得下去就去看孫子兵法好了。」我大笑。

✍🏻公式: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(輸),不知彼而知己,一勝一負,不知彼,不知己,每戰必殆。

👥這句耳熟能詳之語非常實用且百事皆可用。

Ex. 套用在我與哥哥身上:理性娘親+感性兒子=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他知道我的感受。

再進行分析🤔 什麼樣的事物可以讓個性就事論事的媽媽表現出情感豐富呢?

最後想出了:說故事。

藉由帶著濃厚情感與無邊想像的繪本,透過內文的圖畫與說故事的聲音去傳遞我較為欠缺的情感表達。

就對上哥哥性格是屬於先接收到感性型。
填補原本我們母子可能無法找到共鳴的這一塊。

我們的溝通方式就從敘事變成形容事。

原本要說「你奶瓶要拿好不然弟弟很容易會嗆到或不舒服哦!」

變成了:

「你現在變身成餵弟弟喝ㄋㄟㄋㄟ的機器人🤖️啾吉最喜歡這樣(幫哥哥調整好姿勢)了,開始執行你的任務⋯嗶。」

所以不管自己與孩子是感性派還是理性派,簡單先找出個性起點,找到共同點接下來相處才會通。

吃麵爸與哥哥的感性對話太抽象,導致兩個人都沒什麼結果。

👦🏻「你去啦!」
👨🏻「你才先去!」
👦🏻「為什麼我去?」
👨🏻「那為什麼你不去!」

然後兩個人爭到面紅耳赤⋯⋯

(以上節錄父子兩人誰要先去洗澡的對話)

🤷🏻‍♀️ 老媽我聽不懂。

#在旁邊聽滿好笑的
#爸爸遇到小孩也變小孩了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跟長子與兒子住在同一個屋簷下,奮力抵抗不要被同化成男子漢~熱愛閱讀與迷因的宅女媽。 是朋友圈公認的 : 美妝保養/ 輕旅行 / 料理 / 童書 推廣(推坑)大使。?
View all posts